一分钟抢购,折射的道和理不简单!
“怎么能让我老板也看到这个视频?”
“可见这个员工太喜欢吃榴莲了,平时又舍不得花钱去买。”
“想起来有个老板说帮员工清空购物车,结果一个员工购物车里放了一套房子……”
7月16日,北京一家公司给员工发福利:每个部门派一人到超市抢购一分钟,由老板买单。抢购中,一名女员工直接装满了一车榴莲。据了解,该公司每两三个月会举行一次这样的活动(7月19日中国网消息)。
这场“一分钟抢购”的福利活动引来大批网友围观和热议。被观众艳羡的,除了那车免费的榴莲,更多的是公司老板与员工之间的融洽关系。大家在同一个公司上班,公司的情况、老板的风格、员工的素质,每个人心里都有数。公司发福利,为的是凝聚员工的心;福利通过这种“欢快”的方式发放,更可见老板的良苦用心和人情味儿。员工们开开心心地抢来几千块钱的东西,“老板边付款边捂着胸口说自己心脏不好”——不难想象,这场“欢喜剧”演完之后,是这家公司赢了。
这样一场趣味性十足的福利活动之所以“功德圆满”,靠的是老板与员工之间、员工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善意相待。在现实中,因为单位发福利引发经济纠纷的情况不是没有出现过,上引第三位网友留言里说的,其实是件真事儿。就在今年春节期间,杭州一家公司举办年会,老板表示一等奖将会获得清空购物车的机会,员工小王有幸抽中了一等奖。老板准备兑现承诺时,竟发现小王的购物车里有一套房子,双方因此起了争执。
“公事公办”地说,按照赠与合同的相关规定,员工小王很难拿到这套房子,老板也并不会因此承担太重的经济损失。但是,老板发起抽奖的初衷因此落空了,至于小王,此后还能否在公司待得住,也值得怀疑。由此可见,一个团队之内,如果大家相互之间缺少了必要的理解和善意,每个人都只知道“放于利而行”,就算规则制定得再细腻,巨大的内耗也会让整个团队最终成为输家。
那么,陌生人之间呢?仅凭规则,能保持大家相互之间和谐共处吗?一个国家呢?它的法治化运作只靠“法制”够不够?
我们说“徒法不足以自行”,指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需要有力的执法、司法机构确保其成员守法,这仅是法治的外在动力,更重要的,在于它的成员要有依法行事的意识,这是法治的内在动力,这就需要人们对法律怀有敬意,行事能秉持法律精神。而法律的基本精神,就是每个人都应懂得“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”。此外,法律也仅是为人们的行为确立了一个外在框架,框架之内每个人如何去行为,还有着广阔的选择空间。在这个空间之内,社会成员之间也应当带着必要的善意与理解去对待他人,而不能怀揣“一颗精致的利己之心”,整天琢磨着怎么去逃避乃至破坏规则,只有如此,整个社会才能有效避免“内卷”,实现共赢。
“老板不错,员工不错,榴莲也不错!”
——这位网友说得真好。希望这家公司也越来越不错!(柴春元)
相关推荐:
网友评论: